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[發表商品咨詢]
尚未上市即引起媒體熱議,
入圍2021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榜
入選社科文獻2021年度十大好書
《海貝與貝幣》描繪了在兩千年時間里,以貝幣為媒介的市場是如何將語言復雜、文化多元的印度洋世界整合為一體的,而優選資本主義又是如何終結這個世界的。全書按區域展開分析,同時又超越區域的界限,結合了中國史和世界史兩種敘事體系。海貝文化體現出了一種“優選在地性”,即它既是地方性的,也是優選性的;而將陸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聯系起來的貝幣世界,則為優選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。
楊斌,澳門大學歷史系教授,西泠印社社員,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,對中國史、優選史、科技醫療史及海洋史頗有興趣。其博士論文Between Winds and Clouds: The Making of Yunnan于2004年獲美國歷史學會主辦的古騰堡電子出版獎(The Gutenberg-e prize),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。作者目前正在撰寫第三部英文專著Discovered But Forgotten: The Maldives in Chinese History。
中文版序
英文版序
致謝
章 全球現象,地方特色
遍及亞非歐大陸
海貝的習性
為什么是貨貝?為什么是馬爾代夫?
貨幣以及貨貝如何成為貨幣
世界史:全球性和地方性
學術回顧、研究材料和章節結構
第二章 源自馬爾代夫:采集和出口
馬爾代夫簡史
魚干和椰索
阿拉伯人眼中的海貝
伊本·白圖泰在馬爾代夫
中文文獻中的馬爾代夫
北溜、溜山和溜布
“世界各地的大集市”
弗朗索瓦·皮拉爾眼中的海貝貿易
第三章 自印度始
海貝的日常功能
最早的貝幣
波羅王朝和塞納王朝:從金幣、銀幣到貝幣
小村阿拉古姆:從沿海到內陸
唐加和海貝
歐洲人筆下的貝幣
阿薩姆
印度北部
《簡圖法典》中的貝幣
英屬印度:從承認到廢除
錫爾赫特:征收與清點
富貴貝中求
第四章 東南亞:亞洲內部的互動
泰文碑銘中的貝幣
《清邁編年史》中的貝幣
《孟萊王法典》中的貝幣
從暹羅到云南
托梅·皮萊資筆下的貝幣
中文文獻的記錄
第五章 云南:印度洋的痕跡
云南在哪里?
滇國的海貝:性質與來源
元代云南的貝幣
江南來的海貝
私
從孟加拉到東南亞和云南
貝幣的功能
消逝:全球與地方
第六章 并非貨幣:先秦中國的海貝
從哪里來?
泉州灣宋代海船上發現的海貝
葬貝
海貝是貨幣嗎?
亢鼎中的貝
海貝不是貨幣!
海貝為什么不是貨幣?
銅貝:中國最早的貨幣之一
南方的海貝:三星堆
含貝和握貝
第七章 西非:連接舊大陸和新大陸
從什么時候開始?
從馬爾代夫到西非
十四世紀之前的貝幣
1500年以前的貝幣區域
1500~1900年的貝幣區域
葡萄牙人來了
荷蘭人和英國人接踵而至
十八世紀:海貝換黑奴
吃人的“漢尼拔”號
十九世紀:海貝換棕櫚油
本地的角色
制造達荷美:海貝、奴隸和棕櫚油
怎么數海貝:地方性和全球性的結合?
東非的貝幣
逝去
第八章 太平洋諸島和北美:孟加拉體系之外
獨立的貨幣起源
新幾內亞島的海貝
卡帕庫人的貝幣
因接觸而崩潰
北美的貝殼與貝(珠)幣
新尼德蘭的“牡蠣之征”
加利福尼亞的琬朋:歐內斯特·英格索爾的記錄
琬朋究竟是不是貨幣?
來自西非的海貝:殖民地時期弗吉尼亞的交換媒介?
第九章 不僅僅是錢
審美、財富、生育和保護
祛除“邪惡之眼”?
約魯巴的海貝文化
美洲非裔的海貝記憶
第十章 貝幣世界
種全球性貨幣:全球實踐與地方表述
成為(或者沒有成為)貨幣:市場與國家
海貝與西方的崛起
什么是亞洲互動?
貝幣世界
參考文獻
英文文獻
中文文獻
譯名對照表
中文版序
英文版序
致謝
基本信息 | |
---|---|
出版社 |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|
ISBN | 9787520182812 |
條碼 | 9787520182812 |
編者 | 楊斌 |
出版年月 | 2021-11-01 00:00:00.0 |
開本 | 32開 |
裝幀 | 精裝 |
頁數 | 540 |
字數 | 422000 |
版次 | 1 |
印次 | 1 |
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[發表商品評論]
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[發表商品咨詢]